特稿 | 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因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谅解!
一 地图集的理论意义与研究进展
“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目前粤语研究的第一部地图集,也是汉语大区方言第一部综合性语言特征地图。本课题对广东境内所有的县级单位进行选点调查,每县2点(县城1点、非县城1点),共122个点,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方言特征以彩图形式绘制成册。这项工作对于汉语方言地理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因为方言地图的绘制,是从宏观上审视、了解方言特点的重要手段,对于深入了解粤语的本质特点,对于粤方言的深入研究,以及比较方言学的建设,皆具重要的理论意义。
自2003年底起,调查组对广东省所有的粤语县市进行取点调查,除个别地点尚需做语法的补充调查外,面上的调查已基本完毕,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素材。目前正将Word文档转换为数据库,待此项工作完成后,则进入确定地图条目和正式绘图阶段。
二 项目前期遇及的理论难题
为了使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投入不少精力设计《调查手册》,这份手册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部分含4项内容:1、调查背景简况;2、字音调查表;3、词汇调查表;4、语法调查表;“附录”部分含5项内容:1、研究及调查细则;2、调查点及分工表;3、各成员分工统计表;4、调查日程表;5、工作页。在项目前期,我们遇及如下一些理论难题:
(一)如何选取粤语的典型特征以制订调查条目:
对某个粤语点进行调查前,必然要先根据粤语的特点设计出调查表,但是调查表所拟定的条目是否就能很好的把握住每个粤语点的基本特征,这并不容易。掌握方言的特征都是在对之进行全面调查后归纳得出的,《地图集》所归纳的粤语特征仅仅是在目前已有的各种调查材料中提取,这就意味着可能不带有普遍覆盖性。我们强调典型特征的重要性,但对于粤语典型特征的归纳,至今学术界并未有定论。笔者曾提出三条粤语的语音标准②,即:⑴古日母读[j],古疑母开口洪音读[ŋ];⑵由长短元音[a][ɐ]构成的具有音位对立的复合韵母;⑶声调较多,为8-9个,入声三分。但就目前已调查的材料来看,似乎不少点并不都具备三个标准,由于调查点大多是方言学界从未涉及的方言点,这些点可能存在着更多有特色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可能有很多是超出我们原本对粤语的认识,调查点越多,从中能归纳出的共同点就越少,典型特征的归纳就越困难。
任何一个方言调查表的设计或多或少都会以强势方言作为一个参照,《地图集》同样参照了广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但无须讳言,以强势方言作为参照坐标的调查表并不能演绎出每一个新方言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中可能蕴含了古粤语或近代粤语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地图集》设计的条目如何在顾及粤语共性的同时尽量挖掘各地方言的个性。
(二)田野调查中遇及的一些问题:
1、调查对象与预期结果的矛盾。理想的调查对象往往是难以遇到的。一方面我们希望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理解我们的提问;另一方面,由于调查条目的存在,这些发音人难免受书面条目的影响,或者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强势方言(如县城话或广州话)的模式进行回答,比如他会回答道:“讲法同广州话差不多”,而将方言的表述省略。诸如此类,对调查的准确性都会有所影响。但如果发音人文化程度偏低,无法领悟我们的提问,往往会误解条目的用意,例如在调查疑问句的句式时,发音人竟根据我们的提问内容作答。把握好调查对象的条件,这对调查的顺利与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调查条目提问与回答的谋合。方言与方言之间的语法差异有时不能直接转换,成功的转换需要对参照的方言点和调查点的语言情况都十分了解。但我们基本是在不了解当地方言特点的情况下做调查,常常无法为发音人提供一个恰当的语言环境,特别是调查一些虚词或语法现象时,我们无法将条目放入自然的语流中让发音人准确无误的理解,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因而在调查时正确、适当地引导、启发发音人(比如用广州话示范某些说法),对于减少这种失真也是必要的。
3、对语言环境复杂点的把握。广东粤语的覆盖面较广,各地方言的差异比我们预想的要大,特别是靠近广西、湖南或者受广东省内闽客两大方言影响比较明显的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往往碰到双语(甚至多语)的调查对象,而粤语的底层又与壮侗语有所牵连,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要对粤语有个全面的把握并不容易。事实上,调查这些语言环境复杂的方言,对双语区(多语区)的其他方言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语言接触语言渗透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三 地图图目的确定
将来正式出版的《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从内容上包括三大块,即语音图、词汇图、语法图,也可能包含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如序言、论文及注释)。由于语法图的研究相对快一些,所以这里以语法图为例,谈谈图目设置的几点想法。
关于粤语语法图目的设置,我们的想法是尽量能体现广东各地粤语的特性。为了使各地方言的语法特点得以浮现,我们拟定了100多条语法条目,调查后效果比较理想。语法图目设置牵扯以下几个问题:
(1)对粤语语法的新认识:对于粤语语法,我们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以前对粤语语法的认识,乃是基于对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珠三角方言的语法特点的归纳上,主要反映在《汉语方言概要》、《现代汉语方言概论》、《广东粤方言概要》、《广东的方言》等几部影响较大的专著中。由于材料的局限,各地粤语的不少独特的语法面貌无法得到充分的揭示。《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粤语的语法特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这方面的主要收获有:
①形态变调在粤语语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粤语不少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词,便是从实词变调而来的,如“响”(在)变调于“向”,“喺”(在)变调于“係”,“倒”(估倒)变调于动词“到”,远指指示代词“嗰”变调于量词“个”,疑问代词“乜”[mɐt5]变调于名词“物”,形容词的小称词尾“哋”(好好哋)变调于人称代词词尾“哋”,等等。在构词法中,广府片的35变调和55变调是构成名词的能产手段。在四邑等地方言中,还有一种低变调11,如“衫”[sam33-11],这种变调甚至在珠江三角洲方言也时而可见。
②对粤语代词系统的多样性了解得更加充分。以往多以为粤语人称代词的复数以附加“哋”为主,指示代词以“哩”为近指,“嗰”为远指,其实这是片面的。粤语人称代词的词尾目前见到的除了“哋”之外,还有“啲”、“伲”、“类”、“代”、“人”、“群”、[liaŋ]等尾。而形态屈折也颇多见,在四邑两阳及增城、博罗,通过变韵、变调来构成代词的复数是常见的现象。指示代词在四邑读kh-为近指,读n/l-为远指,疑问代词不用“边”而用 [nai];在东莞等地,疑问人称代词用“鼠=”(本字疑为“谁”,止合三与遇合三合流,代词变调为35)。广州话指示代词除表示动作方式的“噉样”(这样、那样)不分近指、远指外,其余皆分近、远指,但粤西的广宁话完全不分近、远指,如 [kɵ33 ne214]指“这/那个”,中山黄圃话也有类似现象,反映的应是更早期粤语的特点。
③对粤语的体貌系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发现了若干新的体貌范畴。广州话有比较丰富的体貌范畴,但这不能代表粤语的全部。以完成体标志为例,广州话在动词后加“咗”表示,各地粤语有形态各异的表达,如[a33](恩平江洲、高明西安)、[ ɛ33]/[ e33]/[ [E55](台山台城、新会司前、开平赤坎、南海九江、花都新华、罗定素龙、船步、广宁南街、高明明城、顺德大良等),声调或读高平,疑是同一形式的变体;用[piəu55]或类似的形式的有新兴天堂、封开南丰;此外还有:[ heu55 ](禅城张槎、澜石、三水乐平、芦苞、中山三角),信宜东镇、增城朱村用“开”,化州、廉江和高州曹江用“嗲”,东莞莞城和宝安沙井用“好”,而中山石歧用[phu55],高明更合用“过”(变音)。相信各地完成体标志还不止这些,这对我们考察粤语这一范畴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极具价值。在四邑话中,我们还发现新的体貌消减体,采用的是“动+减”的语法格式(甘于恩 2005)。
④要认识粤语语法的复杂性,而不能以广州话的特点来先入为主地分析各地方言的特点。广州话有比较成熟、完整的体貌范畴,这些往往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如广州话有始续体(开)、持续体(住)、回复体(翻/返)、起始体(起身)等,各地方言这些体貌要么不发达,要么干脆空缺(如斗门莲洲话无起始体,“天冷起来”说成“天好冷”,东莞麻涌话用实义动词“开始”,说成“天气开始冻喇”),四邑话、高明更合话也有类似现象。再如始续体标志“开”许多方言用进行体标志“紧”表示(还有不少方言干脆用实词形式来表达,如新兴天堂话“你日日都着波鞋晨运,tiaŋ35解今日着皮鞋架?”),说明这些方言还没有发展出始续体这一语法范畴,持续体标志“住”(如广州话的“门开住”)不少方言以完成体标志替代(四邑的新会司前话说成“开ə33道门”=“开了扇门”),或者用进行体标志(如新兴天堂话“你只手扐紧乜嘢啰”),也说明这些方言体的分工还不细致。如果以广州话语法为分析框架,说这些方言用“紧”来体现始续体,那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能很准确地表现各地粤方言的特点。再如我们都以为“量+名”短语表定指是粤语的普遍特点,但不少粤语的次方言缺乏这种形式(如湛江、肇庆等地),说明我们对许多方言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⑤句法的差异性在各地粤语中也有所反映。例如广州话的处置句属不完全、不发达的句型,当要表达较强的处置意味时,可以使用“将”字句,如“佢将啲草全部铲晒”,而处置意味较弱时则用VO式,如“风吹开咗度门”(风把门吹开了),但不少次方言处置式缺位,即使要表达较强的处置意味,也用一般的VO式,以四邑两阳表现得最为典型。被动句也是如此,普通话被动句可以不出现施事,如可以说“碗被打破了”,广州话则不能这么说,必须说出施事:“个碗俾佢打烂咗”,可是有些粤方言连这种句式也罕用,如斗门莲洲话只能说“个碗打烂 [ ə33]”,实际上是种意念的被动,属于主题句。
当然,我们对各地粤语的调查只是粗略的,但即便如此,我们已经发现了诸多值得注意的语法特色,也多少改变了以往对粤语语法的印象。《广东粤方言地图集》便是要将这些收获以地图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
(2)语法图目拟定的基本原则与设想:在绘制地图之前,必须拟订一套切实可行的体例,从理论上来指导工作方向、调控细节,确保方言地图的高质量。因此,语法图目的拟定同样需要确立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
①确定性:所有的语法现象都必须准确无误的,如果某些说法发音人不能确定,或者我们无法判定某种说法是否通行,一般而言,就应该尽量做再调查,如果调查后还是无法确定,那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这一条目的材料就必须舍弃。
②完整性:要把粤语的基本特点反映出来,体现系统的特征,地图必须反映整个广东粤方言的概貌,完整性不可或缺。一个是面上的完整性,另一个则是基本语法体系的完整性,都必须顾及。
③相关性:有些条目既可单独立图,也可综合立图,问题在于采用哪种办法更能体现特色,更有理论的启发意义。如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如果分为各自独立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幅图,也未尝不可,但这样一来,三种人称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可能被割裂,所以我们认为“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单复数表现形式特征分布图”更能说明问题,尽管三种人称综合做图,技术上难度更大,然而这正是促使本项目创新、突破的好机会。
④差异性:方言特征地图要表现内部差异。有些语法格式,在粤语中表现出很强的内部一致性,如形容词双音节的重叠式AABB,在各地粤语都有这种格式,就没有必要立为图目绘制地图。
至于语法图目类型的设想:现在初步分为有无图、构词图、虚词图、句法图四种,有无图反映有或无某个语法现象,如有无单音形容词重叠的说法(白白、长长);构词图反映某类构词现象,如“母鸡”是说成“鸡乸”还是“鸡婆”、后缀“仔”的用法等,虚词图反映某些虚词的特点,如体貌助词、结构助词(嘅、个),句法图则力图反映粤语的句法特点,如处置式的表达方式、被动句的表达方式。
(四)绘图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前期的一些绘图试验和主持人参与的其他方言地图研究计划中,发现一些实际问题,现提出就教于大家。
①地名标注问题:我们试绘的地图“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单复数表现形式特征分布图”中是有地名的,标注地名的好处不言而喻,就是可以令读者准备地把握方言特征的地理位置,不至于要了解某种特征去对照行政区域图。困难则是,有些选点之间距离很近(因为项目的选点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即县城点与1-2个非县城点,选点要考虑方言的特色性与工作的方便),标注了地名之后画面便显得颇为拥挤。如果再括注镇(区)名,空间就会更小。
有的方言图没有标注地名(如日本的方言地图、汉语方言地图集),那是可以理解的,以全国性的汉语方言地图为例,一张图中有两三千个县级行政单位,假如标注地名,整个画面会显得密密麻麻的(这在东南部尤然),不利于方言特征的表示。而本项目的县级单位只有50-60个,即使细到调查点,也就100多个,标注地名视觉上可以接受,技术上也没有问题。个别地名拥挤的情况,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解决,如标代码(数字或字母)。
标注地名还有一个实际的考量,那就是本图要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让一般读者也看得懂。如果没有地名标注,那会减低地图的实用价值,增加一般读者的阅读难度。
②色彩运用问题:色彩是现代方言地图增加表现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这方面我们在绘制试验图“”时深有体会。但是,色彩运用也必须恰当,过分地运用色彩,会造成画面的杂乱无章,干扰主要信息的表达。因此,如何掌控色彩,灵活运用,便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底图是采用素图还是采用色图,虽然并非至关重要,不过也关系方言地图的表现力。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用素图,便于突出符号色彩的主要信息,可是如果使用色图做底图,更能反映一些语言之外的信息(如森林、山脉、道路等),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这些信息有时对于了解语言变化的原因,也是有用的。故此我们的底图还是采用色图,同时为了防止底图的颜色干扰符号的颜色,我们对底图做了淡化处理,减低色彩的强度。这样县(区)界都清晰地表示出来,也便于了解语言特征的走向。
③符号使用问题:我们在绘制试验图之前,确立了四原则,即“清晰性、逻辑性、层次性、连贯性”,这四个原则基本上涉及符号的使用。符号选择得好,对于读者了解语法现象的性质、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符号分为以下几大类:基本符号、延伸符号和套叠符号,基本符号是大类,表达的是互为关联的一类语言现象,比方我们用圆形○表示人称代词的复数采用附加词尾“哋”及其变形形式,△表示人称代词的单复数采用的是内部屈折的形式,□表示复数形式用的是其他词尾(如“类”),◇的含义是人称代词数量的表达用的是一种短语表达的方式(如“你批人”);延伸符号则是小类,表达的是大类内部的差异,如圆形○可以加上不同的颜色,颜色不同,含义就不同,红色是最常见的“哋”,蓝色是“嗲”,绿色则是“啲”,这些符号都是基符○的延伸;而套叠符号则是跨类,表达的是大类与大类、大类与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交叉,如方框□套○,表示这种方言既用“代”(其他词尾),也用“哋”。只有在基符不敷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使用一些不太通用的符号。另外还采用一些辅助性符号(如ABC、123等)。
方言地图的绘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持,又需要电脑技术及绘图技术的支持,并非只是将语言现象投射到地图上这么简单。通过前期工作的开展,获取了一些具体的体验与认识,为将来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调查与绘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课题,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使这项工作尽可能的完善。
附1:《广东粤方言地图集》语法图目(初稿)
1、“公鸡”的说法
2、“母鸡”的说法
3、“公猪”(种猪)的说法
4、“公牛”的说法
5、“小鸡”的说法
6、“鼻子”的说法
7、“你去睇睇”的说法
8、有无“V下V下”的表达法(例句:我行下行下荡失咗路)
9、有无“VV下” 的表达法(例句:我做做下先至知好难按时做晒)
10、有无“V埋V埋”的表达法(例句:睇埋睇埋噉嘅书)
11、有无“VV埋埋”的表达法(例句:睇睇埋埋噉嘅书)
12、有无“AA”式的单音形容词(例如:白白、长长)
13、有无“AA哋”的说法(例如:白白哋、长长哋)
14、有无“AAB”式的双音形容词重叠(例如:得得戚、正正经)
15、有无“ABB”式的双音形容词重叠(例如:憨居居、牙擦擦)
16、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表现形式
17、指示代词近、远指的说法(这个—那个)
18、“这里”的说法
19、“噉[样]做”(这[那]么做)的说法
20、“咁好”(这[那]么好)的说法
21、疑问代词“什么”的说法
22、疑问代词“谁”的说法
23、疑问代词“哪里”的说法
24、疑问代词“多少”的说法
25、疑问代词“怎[么]样”的说法
26、疑问代词“为什么”(问原因)的说法
27、有无“量+名”表定指的结构(例如:件衫系我嘅)
28、表禁止的否定副词用——
“我唔信你未曾搬过屋”的说法
29、有无状语标志“噉”(例如:我细细声噉问佢)
30、有无比况助词“噉”(例如:佢块面红到关公噉)
31、结构助词“的”用——(嘅/个)
32、结构补语“倒/到”(例如:我估倒喇)
33、趋向补语“起身/起来”(例如:你企起身)
34、“打得过佢”的语序(打得过佢—打得佢过)
35、“打唔过佢”的语序(打唔过[赢]佢—打佢唔过[赢])
36、“游咗三次水”的语序(游咗三次水—游咗水三次)
37、“佢行咗出去街”的语序
38、“他哭起来”的说法
39、“佢冲咗凉”的说法(时态助词用不用“咗”)
40、“佢食紧饭”的说法(时态助词用不用“紧”)
41、“你只手攞住乜嘢”的说法(时态助词用不用“住”)
42、“我食开呢只药,几好”的说法(时态助词用不用“开”)
43、“我去过上海”的说法
44、“佢有翻[返]过学”的说法
45、“佢冇翻[返]过学”的说法
46、“我头先去打波来”的说法
47、“你睇翻你嘅书”的说法
48、“你同我揾一揾嗰本书”的说法
49、“佢畀大雨淋湿咗”的说法(被动句)
50、“佢将啲草全部铲晒”的说法(处置句)
51、“风吹开咗度门”的说法(处置句:风把门吹开)
52、“畀支笔我”的说法(双宾句)
53、“我争你二十文”的说法(双宾句)
54、“等我试一试”的说法(容让句)
55、“我大过佢”的说法(比较句)
56、“我大佢三岁”的说法(比较句)
57、“我冇佢咁大”的说法(比较句的否定式)
58、“今晚佢来唔来?”的说法(正反问句)
59、“你哋食唔食虾饺?”的说法(正反问句带宾语——“你哋食虾饺唔食?”)
60、“你去亦或佢去?”的说法(选择问句——“你去定系佢去?”)
61、“食多碗添”的说法(状语后置)
62、“饮少啲酒对身体有好处”的说法(状语后置)
63、“你细佬百厌得滞”的说法(状语后置)
64、“你去先”的说法(状语后置)
65、“敨一阵先”的说法(状语后置)
66、“佢去唔去先”的说法(“先”做句末语气词)
附2: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单复数表现形式特征分布图
(原载《广东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第一版)
往期回顾
长
按
关
注
这里有丰富的语料,关注我们吧~
日更多篇不同方言背景的推文不容易,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支持。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的习惯,在此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语言保护工作就有希望!感谢各位!
本期编辑 | 张静莹
本期审读 | 张静莹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